安康商洛高质量发皮具展“绿”意浓爱体育“绿”能足
发布时间:2023-10-25 11:30:00 次浏览
爱体育爱体育爱体育爱体育10月21日至22日,从秦岭腹地到汉江之滨。2023年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南片区)活动走进安康和商洛。从产业园区到装配车间,观摩团零距离参观考察重点企业,触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在安康,走民生为本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从过去“靠山吃山”粗放发展到如今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爱体育,走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奋力探寻“好颜值”与“好价值”的转换密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两地市诸多的重点项目中,绿色、低碳、创新成为众多项目的鲜明特色,“绿”意更浓、“绿”能更足则是观摩团成员的切身感受。
一排排工人正在娴熟地分割处理茄子、木耳等新鲜蔬菜,一条条生产线正在加速生产,热气腾腾的熟食炒制车间,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几个流程过后,美味可口的预制菜成品就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这是安康市陕西王小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湘菜加工正式投产运营的生动场面。2023年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南片区)活动来到安康市石泉县王小余食品西北生产基地项目,探寻预制菜如何给地方经济注入了动力。
石泉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是陕西省首个富硒食品预制菜专业园区。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35亿元。王小余食品西北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陈蒙介绍,该公司2022年由深鲨控股集团从湖南引进“王小余”湘味预制菜品牌,注册成立陕西王小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73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程使用自动化设备。项目建设预制菜生产线条、果蔬罐头生产线条、食品包装袋生产线条,建成后可年产预制菜4000万袋、果蔬罐头1万吨,日产食品包装袋300万个。
“目前项目预制菜及食品包装袋生产线已投产,果蔬罐头生产线正在安装设备。项目预计今年11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带动就业约500人。”陈蒙说,项目通过“原料基地+预制菜生产+物流配送”预制菜全产业链条模式,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联农带农经济,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对助力石泉县打造全国富硒食品产业强县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安康,将打造西北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新城。记者来到安康市汉滨区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一期)项目,看看地处内陆、距离纺织服装产业发达地区较远的安康,如何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抓住机遇?
安康·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城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374.5亩,总建筑面积约5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制造区、会展批发区、品牌孵化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物流商贸区、职工宿舍区、生态制造区,总投资153.66亿元,分四期建设。
产业城一期项目包含两个地块,其中C地块占地面积89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为15家纺纱、织布、制衣企业建设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标准化厂房12栋。D地块占地面积55亩,为15家鞋帽、箱包生产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12栋及相关配套设施。
“项目采取政企合作模式,承接东部沿海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向内陆转移,引进纺纱织布及服装制衣企业集群西迁、入园生产。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生产制造区、会展批发区、品牌孵化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物流商贸区等,努力在安康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基地。”西北纺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守忠说,产业城四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引进服装、箱包、雨伞等企业近300家,提供6万个工作岗位,打造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基地。
罗守忠说,西北纺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16年,作为江、浙、闽、粤沿海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总代表,为解决沿海企业普遍出现劳务资源匮乏的难题,深入内陆拓展生存空间,选择安康地区为纺织服装行业“东部产业西部转移”的着陆点,投资构建集棉花加工、纺纱织布、男女装制衣、鞋帽箱包、羊毛衫织造等纺织服装全产业链联盟集群为战略目标,另外一方面,也是被安康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深深吸引。下一步,企业的目标是打造中国西北最大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更大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服装,安康制造。”
投资3亿元的光学元器件研发项目生产车间内,各种精密器械飞速运转,项目展厅内箱包,一个个科技含量十足的应用于数码相机、微型打印机、扫地机器人的微型步进电机和光学元器件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由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光学元器件研发生产项目,是安康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生物识别、智能家居等领域。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值约2.5亿元。
“公司落地安康高新区后,为当地引进了40余家消费电子企业,延展了光学基材研发—核心模组制造—成套整机生产的消费电子产业链。”该公司副总经理高亚丹说,“光学元器件研发生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了专业细分领域发展,推动安康市消费电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链群融合的产业生态。”
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目前,该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聚焦光电通信器件、精密光学镜头智能传感材料与电子元器件研发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着力打造特色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强劲的光电科技产业基地。产品已成为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等国内光学摄像头龙头企业的主要配套部件。
人人都离不开电,但未必人人都知道,电网只能传输电,并不能储存电,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难题:电发少了不够用,而发多了又浪费,如何保障随时波动地用电又不造成浪费呢?一个被认为很高效的新办法是,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秦岭深处,就有这样一个“超级充电宝”。
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镇安县月河镇,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大工程,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蓄电站工程。
“抽水蓄能,是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由下水库抽水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放水回到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伟说,这种拥有“储能、发电、备用”功能的抽水蓄能电站,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超级充电宝”“电力粮仓”。
“我们将利用电站的水体,全力推进抽水蓄能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王辉伟介绍,深度挖掘“抽水蓄能+康养”“抽水蓄能+文旅”等新业态,实现建成一个电站、改善一片环境,真正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助力秦岭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秦岭深山中的镇安县域工业集中区,处处升腾着发展的热浪。来到镇安县尧柏环保方底阀口袋生产线项目,厂房内一批批尧柏环保方底阀口袋即将搭乘中欧班列挺进国际市场……
尧柏环保方底阀口袋生产线月建成智能化生产线万元,亩均投资750万元,亩均产值900万元,亩均税收105万元,是西部最大、国际一流的环保方底阀口袋生产基地。
“我们的项目聚焦环保,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产品原材料主要来源工业副产品,边角料、残次品全部回炉再造、循环利用,全生产线配备UV光氧烟气燃烧处理系统,无废料残留、无废水排放、无废气污染,年节能折合标准煤1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万吨,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30%。”陕西柏宏欧利塑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这个项目属于建筑材料配套项目,生产的产品不仅畅销我国10余个省市,还借助中欧班列远销乌兹别克斯坦、莫桑比克等13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到3000万美元。项目投产达效后,能够吸纳周边300余名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企地融合发展。”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让“小口袋”变成“大产业”,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
十月的三秦大地,秋高气爽,风物宜人。在为期两天的2023年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南片区)活动中,记者深入经济发展一线,感受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脉动。如今,一批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项目,覆盖了各行各业各领域,反映出我省高质量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日益显著。
拼项目就是拼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观摩三个地市的项目不同但有一个共通点皮具,那就是各地不约而同找准自身优势潜力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集中精力和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特色产业,让产业特色更具竞争力。这些项目建设的“特色菜”“招牌菜”,已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眼下,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拉满弓、绷紧弦,三个地市按下“快进键”后,还跑出了加速度。重点项目集中观摩是检验陕西经济发展的一次“大阅兵”,也是对陕西各个产业优化升级的一次大考。其实近年来,陕西各地把重点项目和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以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如今,陕西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动能强劲。